第四十八章 抢人口-《昼夜潜行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不仅老皮匠一家,先前小里正提议的作坊,如染织,印刷等,居然也交给了出资的家庭,村民可算是意识到不对味了!

    这是白白把钱往外扔吗?这就是买啊,地是大管事提供,技术方面由陆老师等人指导,不出资的人就眼睁睁看着这一件件小作坊建起来,然后大肆招工,开的工钱都赶得上他们加工零件了!

    河口村民没地,开村后基本都是去帮工的居多,如给隔壁的庄子春耕,孩子则去给地主家放牛等,靠这些维持生计。

    有了零件加工后,他们本来是舒坦了,在家就能挣钱,但耐不住红眼病是会传染的啊!

    可再想参与时,人小里正不答应了,说集资完毕!

    这能说啥?

    说人不公道?

    人出钱的时候你咋不吭声?

    也只能在背地里吐酸水了。

    殊不知,他们真要能干,莫杵榆会不答应吗?他巴不得村民个个开上作坊,问题是这显然不可能。

    技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掌握的,哪怕是难度不是很高的古代作坊。

    想开作坊的人,去年就已经准备了,只是今年才开始定下,顺便就借着修路的名头,让人知道集资搞基建不是没好处的。

    他也是没办法,他是要能订税何必这么搞,直接以高额商税搞基础建设岂不更便利。

    砖厂建好,直接挖渠取土,即可就地取材,又不破坏好地皮。

    工匠都是附近村的,大多数跟河口村民还是沾亲带故的,这搞得附近十里八乡都知道,只要来河口就有活干,且工钱还不低!

    到了河口就发现,不仅工钱不低,口粮还极好!

    毕竟是仙膳坊提供的大锅饭,吃得饱还是其次,居然还能吃得好,且物美价廉!

    开年才一个月,河口村的人口就翻了一番!

    虽然户籍上不算是河口村人,但绝大多数基本就住在河口村了,甚至不乏拖家带口,直接住在作坊里的。

    这其中,贾亥的作坊是最严重的,这厮几乎把整个家族都搬来了,六十多口人啊,就挤在他那小小作坊里。

    这让十里八乡的里正和乡绅们很不是滋味!

    毕竟眼下春耕,人却少了一批又一批,没人干活耕地咋办?

    可也不能加钱跟河口抢人吧,实在是抢不过啊!

    莫杵榆对此浑不在意。

    大管事却有些头疼,因为这些人都冲着他来了,觉得是他搞的!

    这就是挡箭牌的作用,大管事也不得不应,难道说一切都是莫杵榆这小子干的?

    虽是事实,问题是谁信?

    说他有老神仙指点。

    人家也只会当这个老神仙是你孙十六吧!

    因此外人看来,河口的大刀阔斧,全都是孙十六干的好事,这厮有钱了啊,那钟表生意是日进斗金的,不然哪有钱搞这么多事。

    可知道又能如何,孙十六可是济州侯府的人,整个济州的第一豪门,是他们这些小乡绅能惹得起吗。

    所以他们更多的是联合起来求情,请大管事收敛点神通,给他们一条活路,不指望这些人回去,但最起码少招点,他们也好去外面招工,度过今年的春耕吧!

    大管事自当应下,当天就叫来莫杵榆提及此事。

    莫杵榆觉得也差不多了,自然答应。

    可虽是如此,投奔河口的人仍是络绎不绝!

    莫说巨野一带了,就是远在濮州的人都投奔来了,这其中居然还有莫杵榆的老熟人,高壮士!

    高壮士是开年一个月后才再次光临河口,他们人没过河就发现不对劲了,等过了河,好家伙,这还是河口?

    那附近一间间简陋的作坊也罢,小郎君的小摊没了,变成了一间敞亮的三层大店,着实把他吓了一跳啊!

    询问才得知,河口因为大管事的治理有善,要翻天覆地了!

    这大管事的情况,高壮士岂能不清楚,钟表这玩意在濮州也火得很!

    想起当年与小郎君的对话,高壮士又动心了!

    小郎君也不是简单人物啊,去年他就有意让自己往大了发展,此时再见,他有提议自己过来组建运输大队,高壮士焉能不动心!

    于是乎一拍即合,就等小郎君给他们准备好住处,一并搬过来了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